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1集课程复讲 |
张国茂学长 |
|
接电话: 拿起电话要说:”您好!我是XXX。”,要问清楚对方什么事情,若要找的人不在,要问对方留联系方式,或告之要找的人行动电话等。挂电话时等对方先挂电话。 谨:要谨言慎行,一言可以兴邦,一言亦可丧邦。讲话要三思而行,要考屡会否伤害到对方,对失意人不说得意事。言行的根本还在念头,在起心动念中谨慎,如果念头能谨慎,言语行为才不会有太大偏颇。常常要谨慎的,不可以浪费时间,不可以糟蹋食物,这种奢的念并头,贪的念头,懒的念头,不敬的念头,一起来马上就要把它调伏下去。 “谨”可以训练人三方面的能力:1.自制力,2.独立生活的能力,3.做事的能力。 中国圣贤的教诲,已经断代一、二代了,很多的孩子行为偏颇,先不要责怪他,长辈要先反省。要教孩子,要先了解他,知道他在想什么。教育孩子一定要耐心,用心。 生活要有规律,不能睡懒觉。一切物品、时间都要有所规律。用过的物品要动物归原。 自己都不能照顾好自己的人,家庭、事业当中很承担。把孩子应该做的工作,应该应本分回归给他,他的人生才会过的充实,问心无愧,才会圆满。 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。司马光用十九年完成《资治通鉴》。 王阳明:“志不立,无以成事”。以及文嘉写的“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,我生待明 日,万事成蹉跎”。都说明人生短暂,运用短暂和生命,要对得起父母养育之恩,要对得起兄弟姐妹的照顾,要对得起成长过程中非常多长者的提携,要对得起国家的照顾。要能珍惜 时间,要从对人的恭敬开始。 只要有智慧,人生的问题绝对可以迎刃而解。所以第一要事,是要开智慧。 要教育孩子珍惜时间,首先要有珍惜时间的态度,才能进一步来引导孩子。教育慎于 始,等习惯养成,再来拔河,就累了。妈妈为了调教早上拖拉的孩子,故意在孩子拖拉要迟 到的时候放任其行,待他迟到不上早操却为未承担一定后果而洋洋得意时,主动请老师惩罚批评孩子,而后掌握时机,适合教导孩子正确设好闹钟的习惯。 晨必盥,兼漱口,便溺回,辄净手。整洁为强身之本,爱惜身体也是力行孝道。孝经上说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”。论语上又说:“父母唯其疾之忧”。这里的疾包括了身体健康,为人处事行为等方面若有伤,就会让父母担心。另外要保持口气清洁。上完厕所要记得洗手。一个人爱整洁,也是对别人的尊重,正所谓“自重而后人重”。 冠必正,纽必结,袜与履,俱紧切。古时候讲仪容三正:“帽带、裤带、鞋带”。一个人仪容端庄,自然赢得他尊敬。鉏麋触槐的故事就正是因为鉏麋对赵宣子在无人的境地时也 保持仪容端庄威严,让其对他的为人大为动容,也因此放弃了为国君刺杀他的计划。赵宣子 也因为仪容端庄而救了自已一命。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